为加快构建我市“大思政”工作格局,提升研学实践教育成效和全市中小学育人质量,5月22日至23日,2025年全市中小学“大思政课”建设及研学实践教育培训班在东山县举办,本次活动由东山县教育局承办,漳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协办,各县(区)教育部门分管领导、业务负责人及市直学校相关校领导参与,共同探讨思政育人创新路径。
此次培训以“构建大思政格局,提升研学实效”为主题,通过专家讲座、现场教学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展开。福建教育学院易骏教授以《研学规范建设与大思政资源拓展的实践探索》为题,剖析研学实践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向;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贤明则围绕《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 共同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建设》,强调多方协作的重要性。参训人员还前往谷文昌纪念馆、澳角村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观摩,沉浸式体验实践教育与本土红色文化的结合成果。
开班式上,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勇长回顾了近年来漳州思政教育成果:一是机制创新方面,在全省率先实施思政课“六大行动”,构建组织、交流、激励“三大机制”,连续四年举办思政课改革创新研讨会;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,累计轮训教师超2000人次,打造20所思政示范校,立项精品课题200余项;三是实践育人方面,依托全市39个研学基地开发670门课程,涵盖红色教育、传统文化、自然生态等14个领域,2024年共组织研学活动848批次,惠及学生35.58万人次。
会议部署未来三大重点任务:一是配齐配强中小学专职思政教师,确保小学配备比例达标,初高中配齐专职教师。要提升专业能力,实施“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工程”。二是创新“思政小课堂+社会大课堂”模式,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课时用于学生社会实践体验活动,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大纲,避免实践教学娱乐化。三是融入“行见八闽”研学圈,打造“一地一品”研学品牌,推动与厦门、泉州、龙岩等地的资源共享。
培训期间,芗城、龙海等5个县(区)及学校代表分享了思政课建设、家庭教育、体育美育等工作典型经验,展现漳州思政教育的多元实践。参训学员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,深化“大思政”理念与学校育人体系的融合。此次培训既是漳州思政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,也是一次凝聚共识、谋划新篇的动员部署。漳州市教育系统将持续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建设,以创新举措和务实行动助力新时代人才培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