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,云霄县以“零事故”为目标,创新推出防溺水与安全应急教育四大举措,构建起“全民参与、全域覆盖”的防护体系,为青少年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
沉浸式教育:从“说教”到“体验”。打破传统宣教模式,打造“看得见危险”的课堂:VR模拟体验,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“亲历”溺水场景,覆盖师生2万余人次;情景剧+童谣,学生自编自演防溺水情景剧,创作安全童谣,让知识入脑入心;实战演练,联合红十字会、七彩虹志愿队、彩虹公益开展急救培训,教授水上交通安全知识、心肺复苏、智慧救援等技能,惠及师生、群众1万多人次。
“孩子回家演示自救互救和岸上救援动作,连家长都学会了!”一位班主任说道。
家校社联动:织密五级“防护网”。构建“部门—乡镇—村社—学校—家庭”五级联防体系:家长课堂,针对留守儿童等家庭开设专题课,发放《致家长的一封信》2万余份;志愿巡逻,组建“家长巡逻队”巡查重点水域,劝返野泳130余人次;智能预警,利用“村村响”大喇叭、微信群、公众号每日推送警示信息,覆盖偏远村落。
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,“防溺水不是‘独角戏’,需全社会共筑防线。”
精准防控:盯紧“人、水、时”三关键。对留守儿童、单亲家庭学生建立“一对一”监护档案;在危险水域,落实“四个一”工程(警示牌、救生圈、救生绳、救生杆),整改隐患27处;在关键时段,如午后、傍晚及汛期加强巡查,学校推行“1530”教育法(每日1分钟、每周5分钟、节假日30分钟安全教育)。
长效管理:用机制拧紧“安全阀”。建立“七个一”机制,坚持“一月一排查、一月一汇总、一月一排名、一月一调度、一月一通报、一月一交办、一月一督办”,结果纳入年度考核;采用“加减乘除”法,加智能监控,减隐患水域,除监护盲区。建立快速处置机制,2025年以来实现溺水“零发生”。